为了保证锻件的热处理质量,在制订工艺时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是十分重要的。山西建业锻压锻件厂目前锻件热处理工艺的制订基本上还是以工厂的实际生产经验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来初步起地确定工艺参数,然后再通过生产实际来加以完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是可能的。
锻件回火时冷却速度的控制很重要,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锻件回火后的残余应力,回火后冷却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残余应力值。经研究发现锻件从回火温度冷却到室温之间有一个弹塑性转变温度,这个温度随钢种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认为在400-450℃左右。残余应力主要是产生在400-450℃以上的冷却过程,钢在400℃以上处于塑性状态,过快的冷却速度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产生塑性变形,使残余应力值增加。
在400℃以下时钢已处于弹性状态,冷却速度对残余应力就没有显著影响。所以400℃以上要缓冷,400℃以下可以冷得快一些,必要时可在400-450℃之间等温一段时间,会减小锻件弹塑性状态时的内外温差,有利于减小残余应力。对于一些重要的锻件规定残余应力值要小于屈服点的10%。
锻造前的准备包括原材料选择、算料、下料、加热、计算变形力、选择设备、设计模具。锻造锻件前还需选择好润滑方法及润滑剂。
锻造用材料涉及面很宽,既有多种牌号的钢及高温合金,又有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既有经过一次加工成不同尺寸的棒材和型材,又有多种规格的锭料;除了大量采用适合我国资源的国产材料外,又有来自国外的材料。所锻材料大多数是已列入标准的,也有不少是研制、试用及推广的新材料。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锻造工作者来说,必需具有材料知识,要善于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山西建业锻压锻件厂
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多材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剧模膛磨损和能量消耗。下料若不稍留余量,将增加工艺调整的难度,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锻件质量也有影响。